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法拍屋為什麼被判廢標–要如何避免出錯.檢查檢查再檢查

法拍屋為什麼被判廢標

法拍屋常見的廢標情形

法拍屋最常見的廢標狀況就是押標金本票出問題,有下面幾種狀況

  • 沒有背書:票據指名投標人,後面沒有背書
  • 禁止背書轉讓:票據指名投標人,註明禁止背書轉讓
  • 背書不連續:票據指名投標人,卻蓋了其他人的印章
  • 押標金不足:保證金未達拍賣底價的百分之二十
  • 未付保證金:投標書沒有放入保證金

 再來就是未帶證明文件

  • 投標人未帶身分證
  • 代理人未帶身分證
  • 未付公告載明所需之資格證明文件
  • 代理人未付委任狀

          最後一種就是標單填寫錯誤:例如價格未達拍賣底價


要如何避免出錯

第一:在保證金本票方面,抬頭指名拍賣的法院,例如指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。這樣就不會有背書跟禁止背書轉讓的問題,可以避免不小心出錯,如果沒有得標可以請拍賣的法院幫你蓋法院的長條章就可以回存了,但是如果不能指名拍賣單位,例如金拍屋,那麼本票直接指明投標人,不可禁背,投標時本票再由投標人背書,至少可以避免背書不連續的問題,第二:有的法院投標可以帶身分證影本,有的法院規定要帶正本,所以投標時一律攜帶正本就不會出問題。第三:現在的委任狀都印在投標書正面,只要填寫清楚就可以了,早期委任狀是要另外填寫放入投標書,未付委任狀被判廢標是最常見的,現在委任狀印在投標書裡,雖然改善很多,但是偶而還是有人忘了填寫。

有原則就有例外

照理說未帶證件是會被判廢標,但是10幾年前,有一次我們到新北法院投標,開標前法官就聲明,既然已經投標,就有購買的意思表示,縱使未帶身分證明文件,本席依然可以判你得標。就是說法官有裁量權,為什麼法官這麼生氣,因為當時有少數法拍業者利用未帶身分證判廢標的漏洞,造成法院不小的困擾,在後面的文章,有機會我們會專門來探討法拍屋投標的技術問題,記得關注透明法拍

廢標有時不是壞事

為什麼有時廢標不是壞事,常常看到有些案子在第二拍時底價加了一百多萬被判廢標,反而高興,因為只有他一人投標,可以等第三拍再進場得標,被判廢標反而省下幾百萬。這是最典型的因禍得福,還有就是物件有重大瑕疵,例如海砂,凶宅等,在開標後才經人告知,沒有標到反而是好事。

投標要注意什麼

很多人投標時都會躲起來,到最後幾分鐘才匆匆忙忙進入投標室投標,想說造成今天沒人競標的假象,看看能不能低價得標,往往大錯都是這樣造成的,像之前文章提到的凶宅,法院公告裡沒有,但是有人就是故意要讓大家知道,如果你在投標室現場一定會聽到有人討論這個案子,你就不會盲目下標,還有之前提到的僅拍賣公同共有的權利的案例,當天在場的法拍屋業者都知道,稍微問一下,代標業者就會跟你說明這個案子不能買,有時候還會碰到債權人故意出示標單,如果跟你的預期差距不大,比他的價錢高一點就可以得標,總是比你自己瞎猜強。最後用一個案例說明投標現場的重要性,早期一個忠孝東路五段的案子,在金拍屋現場,來了幾十位的黑衣人圍標,一位法拍的投資客問都沒問就投標,得標後發現人家就是要標這個案子,嚇得不敢離開標場,後來報案等警察到場後才離開,最後在我的建議下把房子賣回給他們,整件事才落幕。

檢查檢查再檢查

我有一個客戶,常常把手機或是皮包掉在計程車裡,有一天碰到一個命理大師,他就請教命理大事要如何改變這個忘東忘西的習慣,大師跟他說,你下車時回頭多看一眼就好了。對應法拍屋投標時的秘訣就是檢查,檢查,再檢查,換好本票檢查有沒有錯誤,實務上我有客戶在新竹開本票時銀行在指名抬頭時誤植成:臺灣台北地方法院,還好他在銀行就把本票傳給我看,不然又要跑回新竹重開本票,出門前檢查證件本票印章是否攜帶齊全,投標前做最後的檢查,看標單是否填寫正確,最好再找人幫你確認一遍,因為自己的錯自己永遠看不見。檢查,檢查,再檢查,多看一眼就不會出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透明法拍

法拍屋查詢